一個愛爾蘭家庭輾轉來到美國的曼哈頓,美國夢的遠景召喚著他們,很多很多的移民家庭都是這麼認為,就像一本『在天堂的孩子』書中提到的墨西哥移民的美國夢
但過去悲劇的陰影卻不時從黑暗的角落中竄出,伴隨金錢的匱乏家庭的失和,曾經無比快樂的家庭看似即將毀滅與崩潰。
是什麼能夠讓這一家人度過難關,牽著彼此的手。
《前進天堂》穿插了一些零碎的支節,稍稍點出了一些移民的瑣碎生活,但總能適時的回歸主敘事線,使得焦點不至於失焦不知所云。
但很可惜各人情緒轉折的部份時常不連貫。點不出重點是本片最可惜之處
這部片的劇情真正啟動於主角全家人進電影院欣賞【ET】時,ET上映於1982年,電影中雖沒有明確指出故事的背景年代,但很有可能直接影射八零年代的紐約。
雖然看似是個美國夢的主題,但本片的核心終究不是美國夢。
本片出現得最多的關鍵字並不是「美國夢」,而是「法蘭基」──這家人因意外而早逝的兩歲弟弟。
以弟弟的逝去為核心點,發展出一段家庭傷痛往事的人生智慧。
劇中,我非常喜歡兩位姐妹演員莎拉柏格與艾瑪柏格,內斂而早熟的莎拉與純真如天使的艾瑪可說是全片的焦點。
別出心裁的睡前禱告,"沒有怪獸,沒有幽靈,沒有噩夢,沒有巫婆," 媽咪和爹地,Ariel和Christy永遠都在一起,阿門!"
片中我最喜歡兩位姐妹花躺在床上禱告的這一段。
這部片在服裝、取景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。雖然在強尼、莎拉於床上做愛的一幕較令人驚艷,利用閃電呈現了轟列的感受。
但整部片中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美學呈現。(本來也就是部溫馨小品)音樂上的表現就非常出色。
雪景中和馬提歐打雪球的音樂採用輕快節奏拍令人悅耳,音樂與氣氛配合的掌握上非常好。
整體來說,前進天堂是一部關於移民困境,舊傷磨難,絕望中尋找希望與放眼未來的電影。
一家人相處的輕鬆,雖然不能讓你棒腹大笑,卻有許多的會心一笑。
其實我們最需要的,是這種平凡而真實的感動吧。